- 历史栏目
-
朱元璋在国初疯狂折腾,为何没有像秦朝和隋朝一样,成为短命王朝
时间:2022-04-05 16:24:11 作者:缘北 来源:百家号历史 阅读:527 评论:0内容摘要: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的第六十章写道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”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,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。古今流行的理解是:治理大国就好像烹煎小鱼儿,油、盐、酱、醋等调料放得要恰到好处,不能多不能少。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后,施行了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,这个措施就是户籍制度,影响了中国上千年。朱元璋在明朝初期的举措,正好...老子在《道德经》的第六十章写道: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”。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就是,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。古今流行的理解是:治理大国就好像烹煎小鱼儿,油、盐、酱、醋等调料放得要恰到好处,不能多不能少。
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后,施行了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,这个措施就是户籍制度,影响了中国上千年。朱元璋在明朝初期的举措,正好应对了老子所说的这句话。单论朱元璋在户籍建设上的举措,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成熟、理性、精明且极有耐心的政治家手腕。
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,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,主要原因还是秦始皇嬴政和隋炀帝杨广,推行了一系列超前的措施。秦始皇嬴政和隋炀帝杨广,做的事情,过于激进,改革都是要流血的,虽然不利于当代的统治,却是利在千秋,对后来朝代影响非常深远。
所以,经常有人很奇怪,朱元璋在明朝初期,疯狂折腾,例如洪武四大案:胡惟庸案、空印案、郭桓安、蓝玉案。那么为何国家没有乱呢?为何明朝没有像秦朝和隋朝那样,成为短命王朝呢?
其实,答案就在户籍建设的细节中。
历朝历代,国家建造之初,皇帝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造版籍。朱元璋赶走元朝后,刘善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元朝留下的户籍档案。一般来说户籍档案有一定的继承性,例如刘邦可以参考秦朝的,唐朝可以参考隋朝的,赵匡胤就更加简单了,黄袍加身,直接照单全收就是了。
但是朱元璋虽然也拿回来了元朝留下的户籍档案,但是朱元璋的运气可就没那么好了。因为元朝留下的来的是一个烂摊子,元朝是非常奇葩的,它的户籍体系叫做“诸色户计”,以繁复而著称。有按职业分的,如军户、民户、匠户、盐户、窑户、儒户、打捕户、乐户、织户、采珠等等;有按贡赋内容分的,如姜户、藤户、葡萄户;还有按照僧、道、也里可温、答失蛮等宗教信仰分的;还有为了服务于贵族而设立的投下户、怯怜口户。
总之,元朝的户籍管理是非常差劲的。在没有计算机软件EXCEL和OFFICE等专业办公软件的条件下,如此错综复杂的档案管理体系,就是来一百个萧何,都没有办法。如此复杂的户籍管理,元朝却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,导致户籍乱如麻。
元朝如此破烂不堪的机器,运行了一百年,蒙古人被赶到草原,给前来接盘的朱元璋愁死了,看到如此乱糟糟的户籍,朱元璋一声长叹:“这饭是夹生了。”
元朝户籍太乱了,大明王朝实在没办法继承,只能另辟蹊径了,难度不是一般的大。洪武三年,朱元璋经过三年的苦思冥想,终于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,那就是宣布户贴制在全国推广上线。
朱元璋的这封关于户籍的圣旨,具有明朝特色。一般皇家的圣旨,都是经过当朝非常有学问的人,将皇帝的意见,经过修饰和润色,加上押韵和辞藻,看起来都非常地高大尚上档次。
而朱元璋的这份“户帖谕”,却是一篇原汁原味的“口谕”。
圣旨是这么说的:
[ 说与户部官知道,如今天下太平了也,只是户口不明白哩。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,你每户部家出榜去,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,都教入官附名字,写着他家人口多少,写得真着,与那百姓一个户帖,上用半印勘合,都取勘来了。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,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,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,比着的便是好百姓,比不着的,便拿来作军。比到其间,有司官吏隐瞒了的,将那有司官吏处斩。百姓每自躲避了的,依律要了罪过,拿来作军。钦此。]
果然是平民出生的草根皇帝,写的圣旨比白话文还要白话,读起来很“LOW”的感觉,但是就这种圣旨,却非常地接地气,因为老百姓能看得懂,能听得懂。辞藻堆砌的圣旨,老百姓还要找白话文老师翻译,才能听得懂。 朱元璋喜欢用白话文写圣旨和条文,并不是朝中没有大学问的人,而是他受够了那种空话、套话、官话。有一个刑部主事,给朱元璋上奏,写了17000个字,朱元璋找人念到6000字,还是不知所云,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,气得朱元璋找人,把他打了一顿。
朱元璋就是喜欢较劲,打完后,找人接着念,念到12000字,还是没进入主题,朱元璋再次受不了,又找人打了他一顿。念到最后500字,才进入主题,才听到干货。
那位刑部主事最后500字,说的非常有见解,朱元璋感慨的说道:“你是忠臣,你提的意见非常重要,但是你他娘的,说话太啰嗦了,浪费别人的时间,就是谋财害命。”后来朱元璋在大明律里,明文规定,说话要言简意赅,不得大假空。 朱元璋的户贴制,抓大放小,先把户贴给推行下去。他甚至还主动下诏,鼓励垦荒,规定新开发的土地,不但归老百姓所有,还三年不征税。新开垦的土地这么好,那还不使劲开垦,元朝抛弃的大量荒地,迅速开垦起来,生产力迅速恢复了。 老百姓辛辛苦苦开垦了新土地,还三年之内不交税,这么好的事情,谁愿意离开到处跑呢,老百姓就在原地定居了。所以朱元璋搞得户贴制,真正的作用就是把老百姓禁锢在原地了。
只要人锁住了,朝廷想挖出藏匿的田地,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?他们现在开垦的隐田越多,未来朝廷可以征税的田地越多。这就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,考虑的非常长远。 朱元璋搞出的这种制度,虽然弊端非常多,但是在元朝留下的那种乱摊子,特别适用,因为明初,稳定才是最重要的。只有老百姓老老实实呆在原地上,别到处溜达闹事,明朝就能长治久安。
所以明朝初期,尽管朱元璋疯狂的折腾,国家还是比较稳定的,就得益于朱元璋搞得户籍制度。 #免责声明#
本站所有文章,软件,源码,来源 互联网的搬运收集,只提供学习教程,请勿非法使用,后果自负!
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,否则,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。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,从您的电脑或手机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。敬请谅解!
出处:缘北网络科技工作室
网址:http://52ybkj.com/
- 相关文章
-
-
03-27朱元璋定都之谜 朱元璋为何将都城定在应天府?
-
03-20秦始皇陵早被发现,为何没人敢挖?核磁技术给出答案
-
03-20世界第一的元朝,为何会成为“短命”王朝
-
- 相关评论
- 本栏最新更新
-
-
05-131962年晋衔的开国大校中,仅三人在1988年升为中将,都有谁呢?
-
05-05元朝时的版图有多大?涨知识了
-
05-05西汉开国初期,许多开国功臣都表现出了他们的贪婪和奢靡秉性
-
05-05三国东吴三十六位历史人物浏览
-
04-231.8万八国联军进攻北京,北京城有兵力60万,为何10天就被攻陷?
-
04-20武则天活了81岁,临死前说的10个字,让武家免遭灭门之灾
-
04-19民国老照片:1929年的山东淄博,春秋战国遗址遍地
-
04-18《一代完人》曾国藩一生都在学习圣人之道!为何还被称“曾剃头
-
04-18为何辽金两代都无法完成灭宋的重任,蒙古却能够实现?
-
04-10蹭流量的鼻祖!唐朝时期有人靠着蹭李白,成功名流千古
-
- 本栏推荐
-